阳湖派
阳湖派,是指中国清代乾隆、嘉庆(1736—1821)时期的散文流派。代表人为阳湖人恽敬、李兆洛,武进人张惠言。
阳湖派接受了桐城派的主张,致力于唐宋古文,但又对桐城派不满。张惠言、李兆洛提出文章要合骈、散两体之长;恽敬主张兼学诸子百家,以此来补救桐城派行文单薄和思想上专主孔、孟、程、朱的弊病。因此,阳湖派的主张不像桐城派那样拘谨狭隘。他们的作品与桐城派互有得失、短长,但并未能真正超过桐城派。由于恽敬、张惠言曾受桐城之学,故文学史家也有把阳湖派看作是桐城派的旁支。张惠言既是阳湖派的中坚,又开创了常州词派。其古文风格骏逸,较桐城派旷达,也比较讲求词采。
常州词派
常州词派,是清代嘉庆以后的重要词派之一。开创者张惠言想要扭转浙派词人专在声律格调上著力,以致词的内容渐趋空虚的风气。他大声疾呼词与《风》、《骚》同科,应该强调比兴寄托,重视词的内涵,反琐屑饤饾之习,攻无病呻吟之作。一时和者颇多,蔚然成风,于是常州词派兴起。后经周济的推阐、发展,理论更趋完善,所倡导的主张更加切合当时内忧外患、社会急速变化的历史要求,其影响直至清末不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