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、乞巧——牛郎、织女相会的节日
乞巧日,即七月初七,又称七夕。节日来源于牛郎和织女相会的美丽传说,东晋以后,发展成为民间节日。陈鸿《长恨歌传》说:“秋七月,牵牛织女相见之夕。秦人风俗:是夜张锦绣,陈饮食,树瓜花,焚香于庭,号为乞巧。宫掖间尤尚之。”又《丽情集》也说:“三拜毕,镂针于月,衽线于裳。”可见,七夕主要是广大妇女们的节日。这一晚,她们摆好供品,向天祈祷,诉说心愿,多为求子、求恩爱一类的愿望。白居易《长恨歌》诗中有:“七月七日长生殿,夜半无人私语时:‘在天愿为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。’”这描述的唐明皇与杨贵妃在七夕夜,向苍天祈祷时诉说的私房话。正因为此,青年妇女们特别喜欢这个节日。
七夕夜开展许多有意义的娱乐活动。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卷下记载宫中七夕夜活动情况,曰:“帝(唐明皇)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,在华清宫游宴,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于庭中,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,又各捉蜘蛛于小盒中,至晓开视蛛网稀密,以为得巧之候,密者言巧多,稀者言巧少。民间亦效之。”又“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丈,上可以胜数十人,陈以瓜果酒炙,设坐具,以把牛女二星,嫔妃各以九孔针、五色线,向月穿之,过者为得巧之候,动清商之曲,宴乐达旦。士民之家皆效之”。七夕是女儿们向织女乞巧的日子,她们都渴望有织女那样一双灵巧的手。人们相信,七夕夜深人静之时,在院中葡萄架下摆上香案,陈列瓜果,屏息静听牛郎织女相会的喜悦,如果碰巧这时天上洒下零星细雨,那一定是织女激动的泪水。这时,人们都祝愿牛郎织女永远相爱,相伴终身;同时也祈求织女赐福,无不如愿。李商隐《七夕偶题》诗写道:“灵归天上匹,巧遗世间人。花果香千户,笙竽滥四邻。”反映的就是这种乞巧风俗。